原標題:“子承父業”接力駐村扶貧——記全國脱貧攻堅先進個人、省檢察官學院十堰分院副院長田樺南
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 高先虎
“爸爸駐村扶貧回來,我又接着上,無縫對接。”3月10日,田樺南受訪時笑着説,駐村扶貧他屬於“子承父業”。
田樺南的父親田柏林,2014年起在十堰桃花溝村駐村扶貧,先是任駐村工作隊員,後任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,至2016年4月結束。
2016年3月,十堰市檢察院選派駐村扶貧幹部,27歲的省檢察官學院十堰分院幹部田樺南,主動請纓,成為十堰市張灣區柏林鎮白馬山村駐村工作隊隊員;次年9月起,任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、隊長至今。
白馬山村是重點貧困村,有貧困户120户346人。幾年來,田樺南以村為家,足跡遍佈該村溝溝坎坎、角角落落。他帶着工作隊一班人,和當地幹羣一道,因地制宜發展茶葉產業,走農旅融合發展之路,不斷提升貧困户造血能力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。白馬山村的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——昔日的荒山野嶺,如今變作一片片果園、茶園;一間間破舊的土坯房變成了一棟棟樓房;民宿和農家樂,開了一家又一家……昔日窮山村,如今成為大山深處一道靚麗風景。每到節假日,遊客紛至沓來。
“祝賀田書記,感謝田書記!”2月25日,田樺南被表彰為“全國脱貧攻堅先進個人”,白馬山村62歲的村民鮑升雲,第一時間給他發去一條語音留言。
“正是田書記們的鼓勵和幫扶,讓我家告別貧困,日子越過越好。”鮑升雲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,田樺南拿村民當親人,稱呼她為“鮑大姐”。
沒有手藝,無穩定收入來源,住土坯房……鮑升雲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户。
當家門前泥濘的土路被硬化黑化,前來山村遊玩的遊客日漸增多之時,鮑升雲萌生了辦農家樂的想法。
田樺南第一時間上門,幫忙爭取危房改造資金,協調拆舊建新過程中的鄰里關係,幫助設計……2018年底,“鮑大姐”農家樂開張了。
鮑升雲識字不多,但她為人熱情,把農家樂收拾得乾淨整潔。她注重菜品的“土味”和品質,來她家吃飯的多是回頭客。
幫忙製作廣告牌,製作收款二維碼,在田樺南的幫扶下,“鮑大姐”農家樂的生意越來越好。
2019年12月,田樺南擔任省檢察官學院十堰分院副院長,但他的扶貧情懷絲毫沒有變。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,讓農家樂的生意一度受到影響。在田樺南鼓勵下,鮑升雲不等不靠,養殖了200多隻雞,學會使用智能手機的她,在朋友圈裏售賣雞和蛋。2020年,她家的純收入達到4萬元。
“幸福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。”回首幾年扶貧歷程,田樺南深有感觸地説,只要因地制宜找準發展路子,帶領鄉親一步一個腳印奮鬥,就能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。